石家莊市永春書畫裝裱廠
公司電話:13933160135
公司傳真:0311-83601504
郵箱:3074096110@qq.com
公司地址:石家莊市新華區(qū)和平西路建西街太華工業(yè)園888號
三十年打一口井

人們說,吳長江的成功自傲與他三十年打一口井。這當然是對的,三十年對人生來說不是一個小數(shù)字,大半輩子心系高原,不離不棄,很不容易。
從上世紀80年代初趨今三十余年,吳長江不間斷地深入高原,記錄高原變遷,采擷藏民生活,寫照高原民族的心魄。遼闊高原是他藝術表現(xiàn)不變的舞臺,高原的魂魄是他不懈的藝術跋涉的遠方。20世紀80年代早期,他以懷斯一般的迷蒙與傷感,表現(xiàn)高原陌生而神秘的遠山。之后,他不斷地用畫筆帶著我們一次次走進高原風情,走進藏民生活。
俗話說,“有一千條河,就有一千個月亮”。吳長江筆下的藏民身上流淌著“格薩爾王”后裔的血液,《結隆牧人》從外形到精神都是典型的牧民形象,古樸憨厚;《果洛牧人之七》是有尊嚴的長者,目光炯炯,性格穩(wěn)重;《甘德青年》系列塑造了一群雄姿英發(fā)的青年牧民,瀟灑帥氣;《龍崗鄉(xiāng)牧人》及澤庫、瑪曲等牧人系列形象,都引起人們對高原牧場和茶馬古道的聯(lián)想;《果洛牧人之六》具有“阿克登巴”式的詼諧;《過馬營牧人》、《吉措先》用皮帽和圍巾把圍巾包上,表現(xiàn)出他們在風雪高原上的狀態(tài),這是一群有故事的人,他們傳承著高原牧民的歷史,與大自然共生共存,以敬天惜地的觀念守護著三江源頭,令人起敬。
在技法上,吳長江不搞“添加劑”,不搞“人工合成”,全靠實力。凡與精神狀態(tài)無關的東西都被剔除,僅僅抓住眼神帶動全身?!稘蓭戽赝蕖沸蜗舐敾?,神情執(zhí)著。頭上留著“天菩薩”,身著大藏袍,一支寬袖直拖地上,加強了畫面的穩(wěn)定性。深灰色藏袍用白色皮毛、黑色衣邊分割成幾個不同形狀,單純而有變化。在色彩上,胸前的金黃色與腰間的紅色相呼應,構成節(jié)奏??此茻o意,實則用心。吳長江的素描功力更深,收放自如,舞動的骨干線筆筆都在弦上,飽含激情、暢快淋漓,頗有一些“畫到靈魂深處不知有我”的感覺。
吳長江的每一幅作品中都飽含著高原的召喚,這與他深厚濃郁的高原情懷分不開。吳長江滿懷深情的說:“甘、青、川、藏地區(qū)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華文化之源的兩條大河——黃河、長江的發(fā)源地,又是高原與內(nèi)地文化的交匯之地。在這里居住著高大、剽悍、粗獷而形象又英俊秀美的康巴和安多人,他們與大自然諧和共存的生活形態(tài)構成了一幅幅充滿活力的畫面,而在他們平和、充實的精神生活中找到了人類原本豪放自由和質(zhì)樸的本質(zhì)。西藏的文化形態(tài)在世界上是極為獨特的,這是因為特殊的地域、自然環(huán)境及生活方式所造成的。它與生俱來地融入全民族,在建筑、雕刻、壁畫、歌舞及節(jié)日慶典、賬房的圖案、日常生活中無一不浸透著濃郁的宗教文化氣息。藏民的宗教和日常生活的相互影響,體現(xiàn)在他們生活的各個層面。在青藏高原這片廣遠的大地上,藏民族世代與大自然諧和共存的良好生存狀態(tài)留給我們有許多可借鑒、應思考的間題?!?br /> 十多次青藏高原之旅不僅對吳長江的藝術創(chuàng)作產(chǎn)生著重要影響,也影響著他的精神世界。他說:“從最初對藏族牧民雄健剽悍形象的感動,到逐漸廣泛地了解青藏高原的文化、歷史與人文地理,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況以及他們與大自然休戚與共的精神迫求,這些雖是感性、比較表層的感受,但對我的精神世界和作畫狀態(tài)產(chǎn)生很大影響?!?br /> 永春裝裱機,邀請你繼續(xù)欣賞下一篇文章。
上條新聞:袁永甫的繪畫賞析
下條新聞:柯羅風景油畫藝術欣賞